很多人问我什么大模型最好用,我觉得就目前百模大战这个情况而言,没有“最”这个东西……什么都是一个版本就解决的问题
我常用的:Kimi、通义千问、智谱清言。
其他的就不好用吗?未必,只是个人习惯而已。像豆包、天工、海螺、商量包括刚出的万知,各有各的特点,需要自己去试。
今天跟大家分享的,就是用Kimi如何去拆一本书。我本人读书不算快的,一本3、40万字的书怎么着也得一周才能断断续续读完,读完后面的,前面就忘了是很正常的。
如果像以前那样在读的过程中把要点下来,回过头再总结归纳,我也做不到……还好现在有了AI,可以非常完美地帮我们解决这个事情。
一、辅助提炼精华
我们来举个例子,比如钱钟书《围城》这本书,现在想要总结书中的精华,以及故事背景、主角配角、主线支线这样的内容,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段提示词,提示词里我举了《哈姆雷特》的例子:
我们来看根据以上提示词,Kimi返回的内容。当然,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还不够,也可以在提示词里进行修改,让AI帮你生成更全面的书籍内容。
二、生成全书的思维导图
在这儿需要提醒的是,对于名著,或者说影响力比较大的书籍,大模型一般都会“收录”进行预训练。
但如果你说你写了一本书,或者说这个作者的作品不是那么出名,大模型可能无法直接回答问题。
这时候需要另一个功能,就是上传文档进行分析,先将书籍的内容用word或者pdf等格式传上去,让大模型进行学习,再问问题就好了。
这里我们再给Kimi一个指令,要求它生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,并用“markdown”格式导出:
我们将以上内容复制到.txt格式的文本当中,注意!!
将文本文档的后缀,变成.md,也就是markdown文件。
这样就可以直接导入xmind中,帮我们生成思维导图的图片格式啦!是不是很方便!
暂无评论内容